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統技術
專題簡介
從2007年“嫦娥一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環繞探測到“嫦娥五號”實現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中國探索月球的六次探測任務已實現“六戰六捷”,我國探月工程的“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已圓滿完成。目前我國月球探測的目標將由發展月球探測能力逐漸向“月球科學深化研究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轉變,未來將以已開展的無人月球探測為基礎,探索建造月球科研站。按照規劃,擬在2030年前后通過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后續將持續建設和完善,并支持短期有人活動。
能源系統作為月球科研站的首要基礎設施,面臨南極低溫、復雜地形和靈活用電等任務需求,其在保證安全可靠持續穩定提供電能的基礎上,需持續開展規模升級、靈活用電、新技術驗證等工作,持續提升能源系統供電水平,為月球科研站的順利建設奠定堅實能源基礎,為科研站完成各項探測任務提供全面保障。為順利推進月球科研站的建設,急需對未來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統可能涉及的專項技術進行分析與先期論證,為未來在軌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征文由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深空探測實驗室、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承辦。
專題征稿范圍(包括但不限于)
Ø 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統總體技術;
Ø 月面電網管理及仿真建模技術;
Ø 高效柔性太陽電池陣技術;
Ø 核反應堆發電與防護技術;
Ø 高效輕質熱電轉換技術;
Ø 空間燃料電池技術;
Ø 新型儲能技術;
Ø 高壓高效電力變換與功率調節技術;
Ø 遠/近場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Ø 高效低阻大功率傳輸和高壓大功率分配技術;
Ø 其他技術。
投稿要求
1)研究性論文應突出重點、論述嚴謹、文字簡練、避免長篇公式推導,字數不超過8000字(包括圖表)為宜;
2)綜述性論文應有全面的闡述與深刻的評論與見解;
3)來稿文責自負,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4)來稿請用Word排版,其論文格式、摘要要求以及作者信息等請參照《電源技術》的論文模板。
重要日期
論文修回時間:2023年10月30日
預計出刊時間:2024年3月
投稿方式
登錄《電源技術》官方網站www.cjpstj.com,注冊“作者中心”投稿,投稿時備注“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統技術”???。
責任編輯:劉春娜
電話:13752082145(同微信)
???/b>顧問
裴照宇 研究員 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彭 兢 研究員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劉興江 研究員 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約主編
周佐新 研究員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鄭宏宇 研究員 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朱立宏 研究員 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約編委
杜 紅 研究員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劉治鋼 研究員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張 明 研究員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趙春陽 研究員 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韓振森 研究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任保國 研究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李 偉 研究員 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
萬成安 研究員 北京衛星制造廠
馬季軍 研究員 上??臻g電源研究所
胡 古 研究員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耿 華 教 授 清華大學
童喬凌 教 授 華中科技大學
肖晉宇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
李海英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