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端的強勢回暖,2021年一季度國內各頭部三元材料的產能迅速釋放,產量急劇攀升。據ICC鑫欏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國內三元正極材料總產量約為7.65萬噸,同比大增142.3%。

數據來源:ICC鑫欏鋰電數據庫
行業繼續集中 龍頭競爭激烈
由于2021年年初以來,國內三元材料的需求增量主要來自于動力電池領域,其較高的準入門檻使得大部分動力電池訂單都落入的頭部三元材料企業的囊中,因此2021年一季度國內三元材料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據ICC鑫欏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國內三元材料產量CR10集中度達到82.0%,而2020年四季度為78.1%。具體到企業來看,2021年一季度,巴莫科技、容百科技以及長遠鋰科產量居前,分列行業前三水平,其余企業市場份額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ICC鑫欏鋰電數據庫(備注:數據僅供參考,以公司公告為準)
雖然,2021年一季度,巴莫科技、容百科技以及長遠鋰科分列前三,但是市場地位并不穩固,這主要是由于三家企業的市占率領先幅度并不算大,并且普遍都碰到了暫時性產能不足的問題。
據ICC鑫欏資訊調研了解,2021年一季度,國內TOP3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達97.1%,短期產量難以繼續增長,這使得電池廠方面不得不將更多的訂單分配給其他三元材料生產商,縮短了各三元材料企業之間的差距。

數據來源:ICC鑫欏鋰電數據庫
海外需求拉動 高鎳成新戰場
雖然自2018年以來,國內三元材料市場就已經出現了高鎳化趨勢,但是迫于較高的使用成交以及安全性問題,高鎳三元材料在國內市場的推進進程并不順利,在2019年以前,國內高鎳三元材料市場只有容百科技一家傲視群雄。

數據來源:ICC鑫欏鋰電數據庫
不過2020年以后,隨著歐洲新能源市場的開辟以及海外車企對于高鎳三元體系的青睞,國內外電池廠對于高鎳三元材料的需求量開始迅速增長,僅靠容百科技一家的高鎳產能已經無法繼續滿足市場需求。巴莫科技、長遠鋰科、貝特瑞等企業伺機而動,紛紛在國內的高鎳三元材料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至2021年一季度,容百科技的高鎳三元材料產量雖然仍居行業首位,但是市占率已經不足5成,國內高鎳三元材料市場已經明顯呈現出百花齊放格局。并且就后市來看,湖南杉杉、盟固利以及廣東邦普等企業的高鎳三元材料產量也有望繼續釋放,國內高鎳三元材料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會再度加劇。

數據來源:ICC鑫欏鋰電數據庫(備注:數據僅供參考,以公司公告為準)
總體來看,隨著下游需求的迅速放量,國內三元材料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就當前來看,國內各三元材料企業的差距較為有限,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坐穩行業的頭把交椅,因此預計年內國內三元材料市場競爭格局將會更加激烈。
就未來趨勢來看,隨著鐵鋰對于中低鎳三元材料體系的沖擊以及車企對于高能量密度電池體系的青睞,未來國內三元材料市場的競爭關鍵點仍會落在高鎳三元材料體系之上。究竟誰將問鼎市場,恐怕還是高鎳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