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中國“十三五”戰略規劃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目標,合肥的新能源產業聚落集結了新能源車、光伏發電以及儲能系統的前沿技術研究能量。特別是在新能源車與儲能系統方面,若能研發能量密度更高、充放電效率更好的電池產品,就能有效提升新能源車的性能。合肥于是也展開了“超級電池”的研發。
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的鋰硫電池
《中國經濟網》報導,特斯拉電動車搭載的車用電池重量約有900公斤之高,設置于車輛底盤,續航力大約是480公里。以其體積、重量與續航力相比,顯然很有進步空間。中國科學院院士范守善與中國官方的“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張躍鋼博士聯手,于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城展開先端鋰硫電池的技術研究,希望能改變這個現況。
鋰硫電池是鋰電池的一種,具能量密度高、體積小、污染少等特點,是新型超級電池的預備軍之一。除新能源車外,也可應用于手機產品或配合再生能源發電所需之儲能產品。
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城的負責人表示,鋰硫電池是中國近來興起的新技術。一個重200公斤的鋰硫電池,可驅動電動汽車行駛500公里以上。雖然這仍在試驗階段,但若能有技術突破,將可望帶動電動車發展突破瓶頸,邁向新的階段。
政策馳援
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城的新能源相關研發項目除前述的鋰硫電池外,還包括CIGS薄膜光伏電持,主要響應“十三五”計劃當中對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的重視。政策目標在2020年時將新能源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的產值提高到10萬億(臺灣:兆)元人民幣以上,進而成為支柱型產業。
在政策馳援下,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城中有三分之一的研發項目與新能源有關,并與北京清華大學緊密合作。而合肥市整體則也訂定了積極的產業發展策略,希望在2020年時能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相關領域建成價值千億元人民幣的產業聚落。